错误的育儿方式

当孩子不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成了能走会跳的儿童时,以爸爸妈妈为中心的家庭教育,开始对孩子的智力、情感、社交、人格等多领域的发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爸爸妈妈无意间的不良影响会给孩子造成很多负面伤害,下面这些错误的育儿方式你中了几个?

1、包办代替。

很多家长对于家务也好,孩子的事情也好,都是大包大揽,舍不得孩子动手,或担心孩子做的不好,干脆就什么都自己来做。

这种教育方式只能形成宝宝对父母的依赖性,阻碍宝宝自立性的发展。

父母应从宝宝1岁后就开始培养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

让宝宝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如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袜子,或者帮妈妈擦桌子等。

2、过度的宠溺。

1至2岁的宝宝已经会用一些手段来要挟父母满足他们的要求。

如果此时父母采用妥协的方式满足宝宝的要求,宝宝就会在下一次以更糟糕的行为来取得父母的注意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从这时起,父母就要坚决拒绝宝宝的无理要求。

3、干涉太多。

很多家长怕孩子衣服脏,一看到孩子摸土,马上阻止。这很容易会导致孩子越来越不敢尝试新的东西。

要让宝宝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培养起宝宝的自立性。

干涉太多,会使宝宝产生对父母的反感,也可能使宝宝形成懦弱的性格。

4、不理解宝宝。

1至2岁的宝宝,有时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或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无论是噘嘴、握拳还是瞪眼,都是孩子在习惯用某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试着了解孩子的这些表达行为,询问孩子的想法,或指出他的行为,建议他用其他方式帮助自己转移情绪,先思后行。

对他说,“我看到你在踢自己的脚,你一定在生气吧,为什么不去跳跳高呢?”

5、模棱两可的语言。

1至2岁的宝宝,理解力和判断力还不强,父母经常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语,不仅会给宝宝造成理解上的障碍,更会让宝宝对父母产生怀疑,无所适从,影响其性格发展。

因此,父母要清楚、直接了当的语言给宝宝明确的指示,否则,宝宝将会变得无所适从,不自信或缺乏安全感

6、不良的榜样。

1至2岁的宝宝好模仿,父母不良的习惯如讲秽语、边看电视边吃饭等都会是宝宝模仿的对象,对宝宝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注意加强自身修养,纠正不良的习惯。

7、大声吼叫。

虽然对孩子大声吼叫会让他很快安静下来,但是如果你真的为他着想,想让他认真听话,请降低你的声音。

大声吼叫不仅会造成宝宝心理阴影,恐惧感,不能认真听话,还会激发宝宝的逆反心理,导致你的教育毫无意义。

一位爸爸教导他四岁儿子的时候总要蹲下来面对面的跟他轻声说话,“这样的教导每次都很奏效”他说。

8、不断贬低孩子。

父母总是在亲戚面前贬低孩子,不是贬低学习成绩就是说身子怎么那么瘦,那么矮的,或总说一些打击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话语。

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不如别人,并且爸爸妈妈不爱自己,长此以往,很容易会形成讨好型人格,或者事事爱计较,自卑及缺乏自信。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博士说:“有千百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失去自尊心,但重建自尊却是一个缓慢而困难的过程。”

9、体罚。

体罚是一种以暴制暴的行为,虽然短时间内起到暂时威慑住孩子的作用,但长远来说并没有起到真正的教育意义,反而会激发孩子的怨恨,畏惧心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极其不利。

对于孩子犯的错误给以适当的处罚,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远比体罚更有意义。

你可以想出一种你孩子讨厌做的家务把这个作为对他的惩罚措施。例如洗碗,或禁止一项他喜欢的活动,例如骑脚踏车。

这也许听起来很苛刻,但是结果是十分有效的。

10、只说错不提对。

孩子不是一出生就知道对错的,你必须教他如何去做。

如果你希望你的儿子不再欺负小狗,就应该给他演示如何温柔地抚摸小动物的后背,然后观看他正确的表现。

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惩罚他,而不教给他正确的方法,会引发孩子的怨恨情绪而导致更加错误的行为。

结语:教育孩子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最简单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妈妈的亲身示范,通过言传身教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让孩子的身心都能够健康成长,拥有正确爱自己爱别人的能力,这样即便在苦难中,也能感受到光芒,做一个快乐幸福的人。